学院要闻
燕理师生对话行业前沿:在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对谈中探寻《浪浪人生》的创作密码

2025年10月21日晚,由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主办,我院黄鹏老师、陈素丽老师、高天老师率领部分专业优秀学子,前往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CNSC)直播间,全程参与了由该学会主办的「敏感力创作 顿感力执行」线下专题对谈。此次活动特邀第30届白玉兰奖最佳摄影得主、著名摄影指导刘懿增先生担任主讲,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影像创作理念与实战经验的深度分享。
分享环节
对谈围绕刘懿增老师近期完成的院线电影《浪浪人生》 展开。分享中,刘懿增老师极为详尽地阐述了本片的影像风格设计思路,从整体视觉基调的确立,到具体场景的光影、色彩运用逻辑,均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不仅分享了在拍摄前期如何将抽象的叙事主题转化为具体的视觉语言,更毫无保留地解析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案,展现了深厚的现场把控能力。
尤为珍贵的是,刘老师结合影片中的若干重要戏份,细致拆解了摄影如何与叙事深度结合、协同增效。他通过具体镜头,演示了如何通过机位运动、光影变化和节奏控制,外化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将摄影真正融入叙事本体,而非仅仅作为记录工具。这种将创作思路全盘托出的坦诚分享,让在场师生深感获益匪浅。
在对谈中,刘懿增老师也将其创作心法总结为“敏感力”与“顿感力”的平衡。他指出,“敏感力”是摄影师对视觉元素和情感瞬间的敏锐捕捉,是前期影像风格设计的核心;而“顿感力”则是在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拍摄周期中,面对压力与不确定性时,保持创作定力与平常心的关键。
在互动环节中,燕京理工学院的学生们表现尤为踊跃,他们围绕《浪浪人生》的影像风格、特定镜头的实现方式、以及与导演的协作沟通等专业领域,向刘懿增老师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问题。刘老师对同学们的专业素养和深入思考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一一给予了细致、中肯的解答,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合作方介绍
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CNSC) 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在民政部注册的全国性学术社团,其秘书处设于北京电影学院,是推动中国影视摄影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对谈活动是其开展的系列学术交流之一,为高校师生与一线创作者搭建了宝贵的直通桥梁。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则有效保障了我院师生顺利、深入地参与到这一高水平的行业交流之中,是产学协同育人的一次成功实践。
结语
本次活动不仅是我院影视制作专业教学向行业前沿的又一次有力延伸,更是一次启迪职业理想的生动实践。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一线大师的创作心法,并对接国家级专业学会的平台,他们对影像叙事的理解更为深刻,对自身的专业道路也充满了更多信心与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