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莅临
首页 > 图说学院 > 导师莅临

《人世间》主演王大奇做客燕理传媒名师一堂课


10月8日,《人世间》主演王大奇做客传媒学院名师讲堂。表演专业大一新生、表演工作室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主题为“浅谈何为职业演员”,王老师以一线创作者的视角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与对行业的理解分享给大家。此次活动由微影星火全球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

Part 1

名师介绍

王大奇,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2009年出演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其参与主演的电视剧《人世间》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多项电视剧大奖。所饰演的其余角色也多次备受媒体赞誉。

代表作品:《人世间》、《我的团长我的团》、《大秦帝国之纵横》、《林海雪原》、《许你万家灯火》、《破密》等。

Part 2

活动概况

课程伊始,王大奇老师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引子,向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于表演专业的认知和看法。王老师自己总结形容:演员这个行业就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很有意思。可以把一个角色演到让观众哭、让观众笑、让观众爱、让观众恨,可以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演员的身上,这就是演员职业特别神圣的地方。

对于如今行业困难的问题,王老师表示:现在的社会没有行业不难,大家既然在学这个专业,那么这份工作就是最合适的。艺人和演员,是两种不同的职业。演员这个行业形象其实是最不重要的,戏的好坏只与自身的表演能力有关。作为演员,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每一个角色其实都可以演,但最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演员这个职业到底是什么?

王大奇老师用自己亲身的示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十年磨一剑,坚持的过程很艰苦很困难,但只要坚持,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作为学生,要学会真正观察生活,有积淀,这样才能在以后演好各种与自己性格、年代等跨度很大的角色。而同学们以后接到的角色,不可能都是喜欢的角色,但是可以在工作当中体验不同的人生轨迹,从这个过程中寻找快乐。

除此之外,同学们一定要自信,想要自信起来,就要多磨多练,越怕就越要多练习,当自身强大到一定程度,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

演员这个工作看似每天很开心,但如果想成为职业演员其实是很难的,这是一辈子的职业,是神圣的,戏比天大。用王老师的一句话:表演就是用带血的头颅去撞击艺术的大门。大家如果想要学习,就可以去剧组实践,在剧组的每一个职业都是有用的,都有坚持的意义。

Part 3

问答环节

Q

      我们现在作为大一的学生,是应该专注学校的专业课学习,还是应该多进组实践呢?

A

 进组实践不是坏事,可以开拓大家的眼界,培养大家对于这个行业的热爱程度。不管在剧组担任了什么职务,都可以感受到剧组的氛围和剧组的运转日常,再回到学校后学习的心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要半年都在剧组完全不学习,也一定要去正规剧组,竖屏短剧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还不如在学校里踏踏实实学习专业。

Q

作为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跟组、做群演(小角色)的时候都需要做什么呢?

A

 学表演的同学与群众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大家在主演演戏的时候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是怎么演的,这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没人能够教的,只有靠自我感受。而且大家作为表演专业的学生,通告费不是主要目的。在组里面脑子要灵光,要学会自我介绍和自我推销,想办法让别人(演员统筹、现场副导演、制片人等)看到你、认识你,学会给自己争取机会。

Q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是应该把自己的表演风格穿插在人物当中还是应该按部就班塑造角色呢?

A

同学当今的学习过程中,因为积淀与阅历不够,需要做的就是多体验生活。大家看完剧本之后脑海当中一定会有一个模糊的形象,要做的就是通过服装、造型、心理逻辑等手段辅助,努力的让自己去贴近所塑造的角色。不要想着演得好坏,不用考虑那么多。

Part 4

活动总结

王大奇老师在课堂中用自己的经历来给大家加油打气,只希望同学们能够敬畏、热爱、努力从事演员这个职业,在未来能够为中国的影视行业做出贡献。

课程的最后,王大奇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在学校的每一天与学到的专业知识,在以后创作上遇到瓶颈的时候,能通过学校的专业所学与理论支撑解决问题。

传媒学院关注学生未来成长,未来将会邀请更多的名师,来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名师课堂,努力为同学们打造更加优质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