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
首页 > 图说学院 > 产教融合

传媒学院融媒体工作室赴新华社参观交流

11月24日,传媒学院融媒体工作室赴新华社参观交流。燕京理工学院传媒学院张炜院长、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张立言老师、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王晓雅老师、融媒体工作室指导老师左冬兴及工作室成员等师生赴新华社参观交流,深入了解媒体融合生产技术在新闻报道的实践应用,并探讨产教融合合作事宜。此次活动是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开展的“走出去”系列活动之一。


参访开始,国家重点实验室5G融媒体应用事业部高级架构师蔡昌艳介绍了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历程和全媒体AI数据库、多模态知识搜索引擎、新华较真-内容安全审校平台、问道学习知识云-思政大模型应用、多场景融媒编辑器-新华融易系统、数字航天员“小诤”等重点开发成果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场景。他指出,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为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强动力,为地方数字经济汇聚更多资源,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拓尔思智能副总裁赵雪晴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产教融合业务的开展情况。她针对高校人才就业所面临的困境,阐述了平台建设的目标、意义及内容。她还展示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和业务流程图。赵雪晴同时讲解了创新数字人才培养的产业框架,并强调了自己与业内领先技术巨头建立的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构建数字人才产业。此外,她结合实际案例,向大家展示了高校为定制课程、项目式实习以及实训课程所做的工作。

  接下来,工作室成员一同参观了新华社历史陈列馆。讲解员通过馆内众多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详细地介绍了新华社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他们回顾了新华社历任负责人的卓越贡献,并讲述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展示了新闻事业先驱们坚守新闻理想的崇高精神和感人故事。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并仔细观看馆内的每一件历史资料和文物,同时积极与讲解员互动。作为党中央的喉舌、耳目和智库,新华社不仅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力军、主渠道和主阵地,而且承担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这次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收获颇丰,不仅深入了解了新华社的发展和成就,还在心中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对新闻事业的理想。

  在工作室成员参观的同时,传媒学院的张炜院长、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张立言老师、新E代数字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学院王晓雅老师、融媒体工作室指导老师左冬兴与新华社相关人员进行座谈。燕理师生首先对新华社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以产教融合合作为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兼新华融媒公司执行总裁贺大为,介绍了实验室的成立与发展,着重展示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中的应用。他传达了实验室致力于全媒体视角,推进融合育人的发展理念。

随后,张炜院长对传媒学院的办学实力、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融媒体技术在提升教育领域传播力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此次深入的交流,双方共同提出了创建“共创实训中心”的合作构想,以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